发布日期:2024-08-23 03:06 点击次数:65
图片
图片
太极拳的整体拳势,是由众多招式构成的,而每个招式又是由不同的劲力组成。
“大象无形”,我们要用意念去揣摩这些劲力的深处,细致入微,这样才能洞察秋毫,领略到太极拳的广阔天地。
1,
在练习太极拳时,我们要学会在
遇到外力时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。
当感到重心受到威胁,应立即放松胯部,尾椎下沉,涌泉穴稳固,两脚虚实变换,使身体的中线迅速调整回正,保持身势的稳定。
打拳的过程中,重心要像在裆下画小圈一样滚动,脚底的虚实不断变换,迂回寻求中心,以此来印证平衡之道。
太极拳的一个核心要诀就是动作要慢,慢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稳定的频率。
打拳时,重要的不是单纯地用力去练力量,而是通过稳定的频率来培养力量。
当你真正静下心来,进入一种特定的频率状态,身体会越来越通畅,力量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。
2、
身体的通畅与自身频率的契合,
能够潜移默化地改造深层的精微物质。
特别是在练习整体劲力的阶段,整体移动时,以腰脊为轴力主宰,全身一体化,产生的稳定频率是非常关键的。
只有频率稳定,内劲才能稳固地聚合,从而练出内塌劲。
自然界中的生物,各有其独特的移动方式:
虫子的波浪式蠕动、蜘蛛的八方游走、大雁的翅膀根起飞、豹子的脊柱奔跑、兔子的后胯弹跳、鱼儿的尾巴导航。
人类则通过太极拳用身体启发心性,用心性唤醒身体。
丹田的松紧直接影响大包穴的开合。
丹田松紧时,命门穴也随之开合。
命门穴的开合,不是简单地前逼或后凸腰部,而是要进行竖向的开合。
命门穴时而轻轻上挑以拔脊,时而轻轻下坠以顺脊。
通过命门穴的开合,控制脊柱的升降,这是胸腰折叠的精髓。
打拳时,无论是向左转腰还是向右转腰,都要保持腹股沟的回抽和大转子的后撑,使胯尖相应地顶起。
3、
打拳时,胯部要呈现出一阴一阳的状态,
一个内敛,一个外旋,胯部走的是螺旋劲。
发力时,一侧腹股沟暗暗内敛,将胯部隐藏起来,就像悄然拉满的弓。
当脚底感知到触机,胯劲突然崩出,轴力一拧,脚底一弹,一拳抖出。
有句话说得好:“发人如弹丸”,首先胯部必须像弹丸一样,既能内敛,也能外弹,像个有力的大拳头。
掖胯到位时,腹股沟往回抽筋,尾闾穴随之一吸一吸的。
所谓抽胯,就是采用丁八步,或前后站立时,固定前膝盖,后大转子后撑,往回抽大腿里帘筋。
4、
抽筋,实际上是拽动里帘筋,
大腿内侧有一根筋,直通尾闾。
利用这股筋膜的力量控制裆部的力量,这是裆部力量的关键所在。
丹田旋动时,牵动掖胯抽胯,抽动里帘筋,裆部的力量随之旋转吸引,敏感如同漩涡,尾闾可以调节方向。
太极高手通过掖胯,进而抽胯,利用大腿里帘筋,交错控制裆部的力量和尾闾,从而极大地提升脚底的敏感度,如同站在深渊边缘,走在薄冰之上,脚底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,这就是太极猫步的感觉。
审核 | 陈建民
编辑 | FISHER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